全面出击,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该院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出击,会晤中国中铁高层;全院上下集思广益、积极行动,形成了契合学院实际、别具特色的“四方联动、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高层会晤凝共识。为增进了解、凝结共识、促进合作,2011年3月24日,该院党委书记王晖、院长王长友在北京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中仁、副总裁马力会晤,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双方就今后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中铁高层领导纷纷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学院的发展,积极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希望学院进一步细化、论证中国中铁支持学院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框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双方签署中国中铁支持该院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形成长效机制。此次会晤标志着学院与中国中铁的战略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必将对双方的深度合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集思广益促合作。经过全院深入研讨、集思广益,该院在骨干院校建设中提出了“四方联动、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目标,并将其作为单独项目,纳入骨干院校财政预算。即着力构建以陕西省教育厅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渭南市政府鼎立支持、中国中铁深度参与的“四方联动”合作办学机制,形成多方合作共建学院新格局;遵循“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赢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学院与集团公司,系部与分公司(项目部),教研室(专业)与项目部(工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四级对接立体运行机制。
——四级对接显成效。本学期以来,该院领导、各系部先后走访、调研了西宝客专、中铁一局京石客专项目部、大西客专、中铁七局巴达项目部、中铁电气化局西安地铁项目部、中铁十一局大西线工程指挥部、中铁十九局二公司合蚌客运专线、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项目部等十余家铁路施工企业,洽谈合作、签约项目、增进友谊,共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2份,组建“工地流动课堂”5个。
学习研讨,深刻领会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精神实质
——编辑“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文件汇编”。该院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相关文件汇编成册,下发到学院各教学系部和职能部门,供大家学习和交流,使骨干院校建设精神和有关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召开多次骨干建设专题研讨会。该院先后组织召开了2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讨论会、5次骨干建设方案修订研讨会以及2次建设任务书修订布置会;召开了1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题报告会。同时,该院还参加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研讨会暨示范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展、全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与示范建设培训研讨会,轨道学会校企合作研讨会、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年度工作会议暨推优表彰大会等会议,进一步领会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内涵,及时了解示范院校的建设动态和建设经验。
——借鉴吸收国家示范院校先进经验和做法。该院先后走访、调研了辽宁交通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省内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收集相关素材,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做法。
——开展2次“集中封闭式”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修订完善工作。2011年1月16日全院放假后,该院骨干院校8个建设项目组一行20余人赴外地进行了为期10天的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的修订完善工作,项目组成员采用分组研讨、头脑风暴等方法,激发、碰撞创新灵感,经过整整10天的“白加黑”、“5+2”的全身心投入,学院骨干建设方案及任务书初具雏形;2月24~28日项目组成员再次集结进行了第2次封闭式工作。
——召开了4次骨干建设项目汇报会。该院分别于1月23日、 3月4日、4月8日及4月14日召开了4次骨干建设项目汇报会。该院8个骨干建设项目负责人分别从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资金预算以及分年度建设亮点等方面进行汇报。每次汇报结束后,与会学院领导都要对各个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现场点评,参会人员填写“建设方案意见征询表”,积极为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建言献策。通过建设项目汇报会及意见征询工作,进一步明晰了各骨干项目建设的思路,统一了思想,集中了智慧,凝聚了力量,为更好地推进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邀请了3位专家给学院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把脉问诊”。该院先后邀请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高等专科学校、省教育厅领导给学院骨干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把脉问诊,献计献策。根据专家反馈意见,项目组成员对骨干建设方案及任务书进行了反复的修订和完善,经过4个多月的精雕细琢、数易其稿,该院目前的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较为规范合理,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清晰,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学院最终的建设方案及任务书计划有望于5月中旬成型定稿。
与此同时,建设任务分解工作也有序推进。各骨干建设项目都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年计划、月计划(有的项目还制定了周计划),确保任务细化到月,责任落实到人。
精雕细琢,建设工作思路基本成型
——突出“一个重点”。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贯穿于学院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全方位、全过程,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夯实“二个保障”。一是队伍保障,配齐、配强精干力量,做好组织保障,同时在骨干院校建设中注重培养和锻炼队伍,提升学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二是机制保障,创新、完善骨干院校建设相关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顶岗实习共育共管机制、校企合作驱动机制以及骨干项目全员激励机制等。
——注重“三个结合”。在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一是与学院新校区建设相结合,使新校区建设和骨干院校建设交辉互映,协同推进,成为学院骨干院校建设中的一道靓景;二是与学院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实际行动为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工作争光添彩,所有党员干部要履尽职守,冲锋在前;三是与本部门工作、本岗位工作相结合,全院上下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全院形成“人人思骨干、事事为骨干、同心同德建骨干”的工作氛围和局面。
——强化“四个同步”。即专业课程改革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同步实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提升;项目建设和项目阶段考核验收同步展开;项目整体建设与学院全面发展同步推进。
——抓好“六项任务”。一是抓好项目立项陈述与答辩工作;二是抓好项目任务书的编写和论证工作;三是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名师打造工程;五是抓好学院特色品牌建设;六是抓好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该院负责同志表示,今后三年,学院将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继续发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院精神,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骨干院校各项建设任务,推动学院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