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陕铁院人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一年;是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成效显著的一年。为了总结经验、展示成就,激励广大师生振奋精神、团结进取,近期学院举办了2012年校园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经过广大师生的积极海选和专家评委组的综合评定,产生了2012年度亚洲博彩app校园十大新闻事件:
大事之一:我院党委荣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院党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成为全省近40所高职院校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可以说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陕铁院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办学成就的巨大肯定。
大事之二:4600余名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
新校区从2011年8月25日开工建设,到2012年10月5日,4600余名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同志们充分发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陕铁院精神,日夜奋战,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新校区一期工程。这让广大教育同行难以置信并为之惊叹!
大事之三: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通过教育部审核
2012年6月18日,经过教学系统加班加点,反复论证,反复修改,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终获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建设方案与任务书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资金配置的合理性等获得了两部的充分肯定,学院骨干院校项目建设工作步入全面建设阶段。
大事之四: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今年,我院有三项成果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1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其中特等奖1个,二等奖2个。我院技能鉴定站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测绘工程系刘舜老师代表学院参加陕西省首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与全省本科、高职院校的87名教师同台竞技,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大事之五:我院在2012年中国公立专科院校排行榜中,位居32位,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初,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首次发布2012中国独立学院和公立专科院校排行榜,我院排名全国第32位,为陕西省唯一上榜全国前50强的高职院校。
大事之六:我院成功举办全国铁路职业院校测量技能竞赛,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11月23至11月25日,全国铁路高职院校测绘测量竞赛在我院举行,共有来自全国17所铁路职业院校的33支代表队(29支高职队、4支中职队)参赛。该竞赛由全国铁道职业教育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我院在比赛中排名第一,夺得大赛团体特等奖2项、单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同时,今年派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国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鲁班杯”识图技能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工程算量软件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比赛、省职业技能大赛测绘勘探类测绘测量分项竞赛等赛事,均斩获佳绩,获奖36项。
大事之七:牵头成立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

陕铁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途径,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7月6日,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在西安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厅领导、渭南市领导为集团揭牌。集团由19所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和17家企业组建而成。来自各单位的代表以及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华商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12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大事之八:学院以人为本,以实际行动倾力打造“暖心工程”
一是为将“三问三解”活动落到实处,启动实施了党员教职工“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生活动,全年两批次共结对帮扶了73名(第一批39对,第二批34对)贫困生。去年1月份,学院保卫处雷乐敏同志不幸身患急性白血病,全院教职工群起踊跃捐款,仅仅一天时间,就收到了350余名教职工和二十余位外聘辅导员、退休教师等捐赠的善款69280元,院党委和院工会还分别送去困难救助金5000元和1000元,陕铁院人用自己真挚的情意和炽热的行动书写着延续同事生命的圣歌!
大事之九:我院学子“学雷锋、讲奉献、尽孝心”活动受到社会关注并广为传扬
2012年2月份,我院王鹏同学每天清晨帮父母打扫大街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报道,引发社会热议。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晚报、新华网陕西频道、搜狐网、西安商报、山西青年报等媒体作了报道;10月份,我院机电工程系张申、刘珂珂同学拾金不昧,捡到钱包寻失主的事迹也被渭南晚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华商报予以报道,受到赞扬;12月份,渭南市粮食局干部携家人赶到我院高新校区送来“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锦旗,以感谢建工3121班杜斌、薛飞等五位同学助人为乐,在医院帮助其母就医的热心之举。
大事之十:我院学子参与新疆高速公路建设戈壁竞风流,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以“高职学子戈壁滩上挥洒青春”为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奋战在新疆奇木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上的我院顶岗实习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事迹。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凤凰网、新民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纷纷予以转载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