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顶酷暑,战三伏,挥汗如雨,为城市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日,记者深入一线,走近这些群体。
地铁隧道工:在闷热中创造“畅通”
上午10点,记者来到我市地铁2号线长江路站施工现场,见到了中铁七局所属的一支盾构队伍。他们正在进行2号线长江路站至航海东路站之间的隧道掘进工作。
长江路站至航海东路站之间的隧道长度是1437米,分左右两孔,目前正在掘进的是右孔(靠近西侧的一孔)。这条隧道的直径净空为6米,装上加固用的钢筋混凝土管片后,内部直径为5.6米。未来一列列地铁客车就是在两条这样5.6米宽内径的隧道内来回穿梭的。
盾构经理韩玉波介绍了他们这支队伍的总体情况。现在队伍分成白班、晚班,每班25人。由于上级要求地铁加快施工进度,现在实行的是黑白两班倒,人歇机器不歇,一班25人干满12小时后换下一班,中午饭都是送到隧道里吃。
跟随工作人员走进距地面14米深的隧道,记者刚开始感觉凉飕飕的。原来,为保证隧道深处施工人员拥有足够的氧气,一台巨大的鼓风机正通过粗如汽油桶的管子不间断往隧道里送风。但往里走,闷热感越来越强,走了近1公里的“洞”路后,记者来到盾构机目前所在位置,憋闷感愈加强烈。
27岁的孙鹏欢带领3个人处于隧道的最前端,他们的任务是拼装隧道内壁的加固管片。盾构机每掘进1.5米,他们就开始工作,在二三十分钟里,4人需要合力将6片一组的弧形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成一个牢固的环形——整个长1.4公里的隧道就这样一环环拼起来。26岁的牟强是盾构车司机,他是亚洲博彩app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待在驾驶室观察各项参数,确保掘进的方向正确无误。
据悉,从今年1月27日开工后,这支隧道施工队伍就一直在“暗无天日”的状态中工作,目前他们已掘进了980多米,穿过了陇海铁路,预计到下月底可到达航海东路站的出口。因为盾构机功率大、发热量大,加上空间狭小,地铁施工隧道里又闷又热,而且湿度很大。但这支年轻的施工队伍每天一上班,一整天都需要待在里面工作。他们在闷热中创造着郑州未来地下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