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教职员工们、同学们、校友们: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全校师生员工,向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衷心的感谢!
惟拼搏前行者强,惟中流奋楫者胜。2022年是陕铁院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度重点工作,发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阐述党建引领。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全校上下掀起学习和宣贯二十大精神热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完成校内12个党总支巡察工作。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全省高职唯一;获得年度考核省级“优秀单位”;新增省级及以上党建“双创”党组织数量5个,总数量居全省高职第一;1名教职工党员首次当选省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1名教职工首次当选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聚力“双高”建设。学校以第3位次立项为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7个专业群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完成国家“双高计划”中期自评和2022年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绩效数据报送。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志性成果:入选全国职业院校第一批数字校园试点校、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和学生发展指数百强校;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实现历史性突破;教学成果获全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学能力比赛获国赛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5项。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践行育人使命。坚持思想引领,思政工作持续加强。马院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李新萍教授团队入选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2名教师分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和课程育人教学标兵荣誉称号。坚持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200余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二等奖,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2项,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陕西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冠军6项、乒乓球锦标赛冠军6项。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70余项。坚持全员参与,招生就业实现突破。圆满完成2022年招生计划,单招录取人数和省外招生计划完成率达历年之最。坚决落实中央稳就业总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响,2022届亚洲博彩app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5.13%,亚洲博彩app80.34%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500强企业就业,就业质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梯队,学校获“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展现奋斗风采。学校涌现出了“全国工人先锋号”“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西省劳动竞赛优胜集体”“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陕西高校第五批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首批教育世家学习宣传对象”“第四届陕西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等一批优秀团队和先进典型人物。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绽放国合交流。获批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西北地区唯一。申报的“中马铁路工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中文+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英语版)”等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当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会员单位、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与泰国皇家吞武里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等4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开发完成“铁道机车运用技术培训”等4个海外培训项目,为所在国培养本土化人才230余名。首批6名国际学生顺利结业,5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14名赴俄留学。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体现责任担当。全年走访调研行业企业93家,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122次,与中国中铁西北区域总部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企技术服务合作,全年承接横向科研及技术服务项目69项,合同额再次突破2000万。全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6.4万人日,合同总额400多万。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全年采购帮扶县区农副产品420余万,学校连续第五次荣获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称号,获渭南市“乡村振兴、慈善众筹”先进单位。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守护平安校园。加强疫情防控,落实防控责任,5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坚守一线驻校守护师生健康,先后组织开展核酸检测近60万人次,组织专车、专列接送1万余名学生返乡返校,620余门课程开展线上教学,覆盖19000余人。全体师生员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抗“疫”三年未发生校内疫情,全面打赢了校园疫情防控攻坚战。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重要时期值班值守,没有重大案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政治事件发生,切实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温暖师生关切。学校机关主体搬迁至高新校区,办学布局进一步优化。获批教育强国工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8000万和政府专项债券1亿元。完成临渭校区田径场翻新改造、完成所有班级智慧教室建设和公共多媒体教室改造升级。学生公寓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临渭校区空调投入使用,高新校区空调项目已立项建设,两校区布设自助洗衣机、洗鞋机、烘干机、吹风机等近400台,7#、8#公寓建成洗浴间。开启“云餐厅”点餐配送服务,建成“食品安全快检室”,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完成教职工体检,办理补充医疗保险740人次,发放学生奖助金2005万。学校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师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一年,我们用“拼搏”提升办学影响。先后承办首届教育部“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第八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四方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政行企校共建“双高”院校大会、“弘扬三大精神 奉献伟大祖国”等大型活动。央视新闻首次通过“画面+语音”形式宣传报道学校点对点包车护送学子返家消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经验做法200余次。获得全国官微影响力50强和全国优秀职院媒体可视化团队,官方微信影响力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阵营,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上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五秩校庆,再启新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收官之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勇毅前行,以奋进之笔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为学校五十华诞献礼!
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衷心祝愿全体师生、广大校友、各界朋友身体安康、幸福平安!
党委书记:焦胜军
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