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教职成厅函〔2023〕3号),学校获评“优”等级。双高建设中期评价是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自评为基础、省级评价为重点、教育部和财政部两部评价为引导的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等级划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本次评价全国197所建设单位,其中160所院校获得“优”等级,37所院校获得“良”等级。
自2019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C档)以来,学校秉承“根植铁路、立足西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主动融入国家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双高计划”建设要求和学校建设方案,锚定“支撑高铁建设 铸就筑路先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目标,按照“建平台、树标杆、筑高峰”三步走思路,对接高铁高端产业和城轨产业高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系统架构领导小组+工作组/项目组的组织运行机制,政行企校联合共建、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无界化合作;聚焦“十项改革任务”,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思路,构建了“12358”总体规划,建立了“五类三级”专业群建设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制,主动适应铁路产业技术升级,设立铁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实施以群建院,着重打造“适应产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群;聚焦企业面临的“卡脖子”领域关键应用技术难题,校企共建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系统构建了“以研究院为指导、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研究中心为突破”的创新服务平台,在“双高计划”的赛道上,跑出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经过三年建设,学校核心竞争力、服务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铁路特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高地和“一带一路”国际铁路人才培训高地建设富有成效,实现了争先进位、增值赋能。以第三位次入选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首批入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2类国家级项目12项,优秀教材奖、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3类国家级标志性成果55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铁路类高职院校第一;入选《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师发展指数、学生发展指数双料百强。为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服务142项、合同额超63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3亿元,获科技类成果奖42项,开展技术培训10.62万人日。成立海外“鲁班工坊”2个,开展肯尼亚蒙内铁路等海外本土人才培训1.62万人日。据智慧职教平台统计,学校教学资源应用全国第二、教学资源贡献度全国第三。主持或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标准31项,改革经验被全国215所院校借鉴应用,开发的标准和资源在马来西亚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推广。
此次教育部中期绩效评价是对学校“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高度肯定,学校将以本次中期绩效评价为契机,查短板补弱项,夯基础强能力,紧盯“引领”、强化“支撑”、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努力推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绩效的建设成果,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即将到来的“双高计划”第一轮终期验收,力争在下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实现进位升级,全面建成“支撑高铁建设 铸就筑路先锋”的高水平高职学校,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赵捷)